免费下载书籍地址:PDF下载地址
精美图片

美感是最好的家教书籍详细信息
- ISBN:9787572230400
- 作者:暂无作者
- 出版社:暂无出版社
- 出版时间:2022-01
- 页数:240
- 价格:69.90
- 纸张:胶版纸
- 装帧:平装-胶订
- 开本:32开
- 语言:未知
- 丛书:暂无丛书
- TAG:暂无
- 豆瓣评分:暂无豆瓣评分
寄语:
日本知名美育教育家育儿心得 54个美感好习惯,让孩子的好品味水到渠成 家庭美育入门书 培养成功的孩子,更培养美好的孩子
内容简介:
不管在什么领域,那些杰出的人都是从基础做起。但是建构好基础之后,左右未来发展的也许并不是大量的知识、技术,而是创造力和审美力。本书的作者,日本知名美育教育家山本美芽,通过采访数百位日本教育界和艺术界人士,并总结自己的育儿经验,为父母们提供了培养孩子创造力和审美力的有效途径。
在书中,作者告诉父母们,美感和好品味并不是遥不可及的。生活中的点点滴滴,比如倾听风声雨声、观察花的不同质感、寻找能代表自己心情的颜色,甚至是妈妈的发型服饰都可以塑造孩子的美感,让孩子成为一个有趣的创造者。
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,美育不仅能培养孩子审美力和创造力,更有助于打造孩子健康的心态。本书提供了超多实用的tips,将美育融入日常,丰富孩子生活感知力,让孩子成为一个即成功又美好的人。
书籍目录:
测一测 你知道如何培养孩子的美感吗?
第 1 章 改变家中的景致 001
鲜花,仿佛是种镇静剂 003
每种花的质感不同 005
生活不能没有森林 010
透过画作你看得更远 013
玄关的鞋子要摆整齐 015
第 2 章 彩色心情 021
你看,夕阳真美 023
苹果不只是红色的 026
70 色的彩笔不奢侈 031
第 3 章 培养乐感 039
乐感从儿歌开始 041
边听边唱边开心 044
古典乐也要唱起来 047
慢慢地练习假声 051
随口哼唱美妙 053
为音乐会做准备 055
第 4 章 品味质感 061
触及微妙的大自然 063
五感本相通 065
质感究竟是什么 067
为什么冷豆腐要装在深色的盘子里 071
声音也分“亮面”和“雾面” 075
第 5 章 重视游戏 079
游戏提高感知力 081
敲碗也是游戏 084
可以DIY 的乐器 086
选择乐器,音色 088
传统游戏不能少 092
第 6 章 漂亮妈妈培养美好孩子 097
辛苦的时候去跳舞 099
像新娘一样光彩照人 101
每月至少理一次发 105
外出用餐,恢复元气 108
品尝他人为你做的饭 111
好妈妈需要好体力 114
第 7 章 制作“感官抽屉” 121
努力吸收更多的才艺 123
循序渐进地充实“抽屉” 125
搭建“山”型“感官抽屉” 127
去不同的地方长见识 129
第 8 章 打造魅力光环 135
有气质的人是什么样的 137
让好姿态成为习惯 139
精确拿捏音量和语速 143
音乐家的敏锐五感 147
第 9 章 绝口不提“没有钱” 153
不向先决条件低头 155
好品味在于平衡 157
动脑筋让梦想实现 160
寻找性价比高的“实力派” 164
第 10 章 善用嫉妒心 169
没有嫉妒会很轻松 171
不是好,而是精彩 175
巧用竞争 178
把“打针”变成“泡芙” 181
并非培养了就能成才 185
拓宽视野的诀窍 189
第 11 章 保持平静的心情 193
紧张的话就大笑一下 195
重视日常用品 200
要适时地鼓掌和赞美 203
尽量不说“不行” 205
用大喊驱散压力,勇往直前 209
建造心灵庇护所 211
后 记 215
作者介绍:
山本美芽
1971年生于日本崎玉县。1995年毕业于东京学艺大学研究所教育学研究科,主修音乐教育学。曾任崎玉县公立中学临时教师、养护学校教师,之后专职从事写作。著作有《苹果不是红色的》《迈向21世纪的车尼尔》等,同时还为《即兴乐》、《爵士生活》、《肖邦》、MUSICA NOVA、《教育音乐》等音乐杂志撰稿。
出版社信息:
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,正在全力查找中!
书籍摘录:
美感来自好的习惯
目前,家长们对于语文、数学、英语这类旨在提高孩子学习能力的学科十分重视。作为一个两岁女孩的妈妈,我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良好的学习能力。但除此之外,站在一个音乐专栏作家的立场上,我认为对孩子进行“感知力”的教育同样重要,甚至可以说它是孩子获得学习能力的基础。
我一直试图从音乐的角度探讨“如何才能限度地挖掘人的潜能”。
在做音乐专栏作家的近十年中,我采访了数百位活跃在古典乐、爵士乐以及融合音乐一线的专业演奏家、作曲家。在此过程中,我与很多音乐家建立了密切的联系,只要我有疑问,他们都会悉心解答。
除此之外,我还有幸采访了日本具有代表性的钢琴老师和中小学音乐老师,体验过他们的现场表演,以及课堂氛围。
与这些身处艺术的人面对面交流,不仅让我增加了很多知识,更有很多让我惊呼“原来如此”的时刻。通过这些采访,我对于“如何挖掘人的潜能”这一问题不断产生新的认识。
要想在一个领域做到领先,必须掌握熟练的基本功。然而打好基础之后,至关重要的就是创造力。那么创造力来自哪里呢?在与众多音乐家和教育家的交谈中,我得出了结论:创造力来源于敏锐的五感与久经磨砺的对美的感知力。创造力来源于你的追问—“把这里改一下会有什么不同?”创造力来源于你能感受到的色彩、造型、声音的细微差异。
回想过去,无论在为了成为钢琴家而终日苦练的少年时代,还是在钻研音乐教育理论和历史的青年时代,我对于培养美感这件事都缺乏重视。
美感无法轻易获得,它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踏实地磨砺与积累。而当时的我,对于收效慢的练习缺乏耐心。
但是,经过深刻的反思,我认识到花费一二十年来培养美感是很有必要的。经年累月培养出来的美感是一个人无法被轻易撼动的宝贵资产,它能在任何场合帮助到你。
我想,每个妈妈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拥有好的美感。不过,我们要知道美感的培养不能操之过急,而是需要从小不断练习。
然而,只要父母付出了努力,孩子的美感就能得到提升吗?如果想让孩子对美的感知力达到艺术家的水平,只靠父母的引导当然是不够的,还需要孩子自身的才能和机遇。不过,如果想要丰富孩子的感知力,确实可以通过日常环境的打造和习惯的养成做到。
我发现,优秀的音乐家和教育家们,都十分强调在日常生活中磨炼感知能力,因为这对于他们进行一流的演奏和准确的指导至关重要。
我的女儿出生后,我一边体验着初为人母的快乐,一边应对着各种各样的烦恼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的脑海中总会浮现出曾经采访过的某位吉他演奏家的练习方法,或是某位钢琴家家里的陈设等。在日常的育儿过程中,我也不断实践着那些在采访中的所见所闻,陪孩子一起专注地眺望夕阳就是其中之一。
因此,我发现了很多好方法,它们不仅可以磨炼孩子的美感,还能把妈妈从原本需要极大忍耐力的育儿过程中解救出来。回过头看,我在让孩子养成可以提升美感的习惯的同时,也享受着由此带来的愉快而充实的亲子时光。
实际上,音乐家从事的活动和育儿有很多相通之处。比如,这两者都没有通行的标准,也没有明确的目标和答案。并且,一旦决定去做,其间没有人会称赞你,就算辛苦也不能中途放弃。即便可以寻求帮助,但是对终结果负责的人只有自己。两者都只能在孤独而又漫长的路上屏息前行,但终都不一定能得到期待的成果……
为了克服这个问题,比起发奋图强地一一攻克难关,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日常习惯,为他创造好的氛围,让孩子的感知力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得到提升。这是更轻松、更持久也更有效的方式。
可能有人会担心:“那些专业人士培养审美习惯的方法一定又贵又难,普通人很难做得到吧。”
但实际上,很多方法都简单到让人惊呼:“原来他们是这么做的!如果是这样,说不定我也能做到。”而且,这样的方法还不少,数量多到汇集成了你手上这本书。
虽然等到女儿长大后再写这本书也未尝不可,到那时,这些培养习惯的方法也已经得到检验,但是,作为一个职业的音乐专栏作家,如果把好的内容据为己有,我会感到深深的愧疚。我想尽早向不知所措的妈妈们说:“这些是孩子的心灵需要的营养,不要再踌躇了,去做吧。”
希望大家不要误会,我在这本书中讲述的培养习惯的方法,并不是全部非做不可。这本书的作用是给那些想做美育,但心中有所顾虑的家长们一颗定心丸。当你存在下面这些疑惑时,比如,“孩子的教育花费尚且需要筹措,为了这些事花钱,是不是太奢侈了?”“我的时间有限,没用的事情就不必做了吧。不过,不做这些事真的可以吗?”……希望看了这本书能给你信心,让你明白:美育能给孩子补充心灵的营养,是很重要的事,应该马上去做。
的确有些培养美感的方法十分耗费金钱和时间,但同时也有一些方法,只需要很少的花费,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习惯就能收到效果。这些习惯就像层层叠放的薄薄的纸张,只要不停重复、日积月累,改变就会显而易见。
据说,十岁之前是为孩子的五感发展打好基础的重要时期。如果在这之前养成这些好习惯,那么有了这样的基础后,孩子的美感就会自主、稳步地发展了。
而且在十几岁时,孩子们有着成年后无法比拟的旺盛的吸收能力,就算在此之前只养成了一个激发感知力的习惯,日后也一定会有成果。
读到这里你可能会想,如果为了提高感知力要24 小时不断地努力努力再努力,这还是让人后背发凉、很有压力。但实际上,这些方法的学习过程都是轻松愉快的。
接下来就向大家介绍我发现的切实可行的“可以提升美感的日常习惯”。
在线阅读/听书/购买/PDF下载地址:
在线阅读地址:美感是最好的家教在线阅读
在线听书地址:美感是最好的家教在线收听
在线购买地址:美感是最好的家教在线购买
原文赏析:
如果能快速分辨“哪种花是哪种感觉,具有何种质感、质地”,就
能把它们放进自己的“感官抽屉”中了。“感官抽屉”是本书中的重要概
念,在后文会重点介绍,简单来说它就是感知和记忆的仓库。
古今中外的很多经典艺术作品,都是从自然中获得灵感与启发的。夕阳、曙光、蓝天、月夜、星空、树叶、变换各种形状的云朵、太阳的光芒…大自然就是一个美的宝库。
即便在一天之中,夕阳的色调、云朵的形状也变化万千,各有不同。小到一草一木,自然万物都各有其色彩和形状。
弘中先生还讲道:“我希望演奏家们都能保有丰富的感知力。看到落日余晖、河水流动能够发自内心、深切地感受到‘这真是太美了’。”对于演奏家来说,将自然的美妙深深地烙印在心里,在心中制作一个“感官抽屉”,妥帖地收藏这些感受,是搭建感知力基础的重要过程。
甚至有报告明确指出,大部分唱歌走调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,那就是在小时候没有听过妈妈的歌声。
据说,在村上先生调音的过程中,波里尼端来一块蛋糕请他品尝,然后对他说:“待会儿请你把音色调得更接近这块蛋糕。”尝过蛋糕之后,村上先生终于明白了波里尼想要的是哪种音色。 在形容音色时,我也经常使用柔软、蓬松、冰凉等表现触觉意象的形容词。
其它内容:
编辑推荐
家庭美育入门书,轻松培养审美力。2020年提出力争在2022年实行美育中考,美育在教育体系中所占比重将越来越大,审美能力将是影响孩子未来发展的重要能力。
超实用tips,将美育落到实处。家中装点鲜花和绿植、玄关的鞋子摆整齐、与孩子一起唱儿歌、定期更换餐具……本书提供了超多实用tips,不用花大价钱,让孩子的好品味水到渠成。
不仅能熏陶孩子,还能治愈父母,不管是疲于奔命的职场父母,还是为家庭用尽全力的全职妈妈,都能在践行美育的过程中获得治愈的力量,改善自己的生活品质。
日本艺术学博士生花花美志全新翻译,国际安徒生奖提名画家熊亮,清华艺科创新院美育中心事业发展部部长王伟等诚意。
湛庐文化出品。
媒体评论
听风声和雨声、观察花的不同质感、寻找能代表自己心情的颜色……书中提到的这些培养敏锐五感的方法既高级又简单,用这样的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,不仅留有自身美好的天性,还能成为一个有趣的创造者。
——熊亮
绘本创作者,作家,画家,熊亮艺术课创始人
在科学高速发展的今天,艺术的普及与培养已经成为未来教育的主要方向。这本书让大部分没有接受过艺术教育的人有了一次对“美”的入门机会,让我们知道“美”竟然离我们如此之近。
——王伟
清华艺科创新院美育中心事业发展部部长
育儿是一项很耗费心力的事情,而这本书就像是给疲惫妈妈的一剂“解药”,不仅让孩子变得美好,同时也丰盈着妈妈疲惫的心灵,让亲子时光变得温暖愉快。
——林丹
悠贝创始人
审美能力就是感受生活的能力。关于如何培养孩子丰富的感知力,擦亮发现美的眼睛,这本书无疑提供了非常好的参考。
——秦楠
菠萝圈儿创始人
在我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,我发现美育的目的不只是娱乐,它还赋予孩子感受力和理解力,让孩子看向世界更深处。我很乐意把此书推荐给我的朋友们。
——吴希塔
《收放自如才是家》作者,整理收纳讲师
培养创造力,先要塑造孩子对美的感知力,这也是有远见的父母正在做的事。这本书告诉我们如何从生活点滴中汲取美感,做一位懂得品味生活质感的育儿者。
——潘美杉
美国Arts Montessori蒙氏艺术教育创始人
前言
美感来自好的习惯
目前,家长们对于语文、数学、英语这类旨在提高孩子学习能力的学科十分重视。作为一个两岁女孩的妈妈,我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良好的学习能力。但除此之外,站在一个音乐专栏作家的立场上,我认为对孩子进行“感知力”的教育同样重要,甚至可以说它是孩子获得学习能力的基础。
我一直试图从音乐的角度探讨“如何才能限度地挖掘人的潜能”。
在做音乐专栏作家的近十年中,我采访了数百位活跃在古典乐、爵士乐以及融合音乐一线的专业演奏家、作曲家。在此过程中,我与很多音乐家建立了密切的联系,只要我有疑问,他们都会悉心解答。
除此之外,我还有幸采访了日本具有代表性的钢琴老师和中小学音乐老师,体验过他们的现场表演,以及课堂氛围。
与这些身处艺术的人面对面交流,不仅让我增加了很多知识,更有很多让我惊呼“原来如此”的时刻。通过这些采访,我对于“如何挖掘人的潜能”这一问题不断产生新的认识。
要想在一个领域做到领先,必须掌握熟练的基本功。然而打好基础之后,至关重要的就是创造力。那么创造力来自哪里呢?在与众多音乐家和教育家的交谈中,我得出了结论:创造力来源于敏锐的五感与久经磨砺的对美的感知力。创造力来源于你的追问—“把这里改一下会有什么不同?”创造力来源于你能感受到的色彩、造型、声音的细微差异。
回想过去,无论在为了成为钢琴家而终日苦练的少年时代,还是在钻研音乐教育理论和历史的青年时代,我对于培养美感这件事都缺乏重视。
美感无法轻易获得,它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踏实地磨砺与积累。而当时的我,对于收效慢的练习缺乏耐心。
但是,经过深刻的反思,我认识到花费一二十年来培养美感是很有必要的。经年累月培养出来的美感是一个人无法被轻易撼动的宝贵资产,它能在任何场合帮助到你。
我想,每个妈妈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拥有好的美感。不过,我们要知道美感的培养不能操之过急,而是需要从小不断练习。
然而,只要父母付出了努力,孩子的美感就能得到提升吗?如果想让孩子对美的感知力达到艺术家的水平,只靠父母的引导当然是不够的,还需要孩子自身的才能和机遇。不过,如果想要丰富孩子的感知力,确实可以通过日常环境的打造和习惯的养成做到。
我发现,优秀的音乐家和教育家们,都十分强调在日常生活中磨炼感知能力,因为这对于他们进行一流的演奏和准确的指导至关重要。
我的女儿出生后,我一边体验着初为人母的快乐,一边应对着各种各样的烦恼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的脑海中总会浮现出曾经采访过的某位吉他演奏家的练习方法,或是某位钢琴家家里的陈设等。在日常的育儿过程中,我也不断实践着那些在采访中的所见所闻,陪孩子一起专注地眺望夕阳就是其中之一。
因此,我发现了很多好方法,它们不仅可以磨炼孩子的美感,还能把妈妈从原本需要极大忍耐力的育儿过程中解救出来。回过头看,我在让孩子养成可以提升美感的习惯的同时,也享受着由此带来的愉快而充实的亲子时光。
实际上,音乐家从事的活动和育儿有很多相通之处。比如,这两者都没有通行的标准,也没有明确的目标和答案。并且,一旦决定去做,其间没有人会称赞你,就算辛苦也不能中途放弃。即便可以寻求帮助,但是对终结果负责的人只有自己。两者都只能在孤独而又漫长的路上屏息前行,但终都不一定能得到期待的成果……
为了克服这个问题,比起发奋图强地一一攻克难关,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日常习惯,为他创造好的氛围,让孩子的感知力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得到提升。这是更轻松、更持久也更有效的方式。
可能有人会担心:“那些专业人士培养审美习惯的方法一定又贵又难,普通人很难做得到吧。”
但实际上,很多方法都简单到让人惊呼:“原来他们是这么做的!如果是这样,说不定我也能做到。”而且,这样的方法还不少,数量多到汇集成了你手上这本书。
虽然等到女儿长大后再写这本书也未尝不可,到那时,这些培养习惯的方法也已经得到检验,但是,作为一个职业的音乐专栏作家,如果把好的内容据为己有,我会感到深深的愧疚。我想尽早向不知所措的妈妈们说:“这些是孩子的心灵需要的营养,不要再踌躇了,去做吧。”
希望大家不要误会,我在这本书中讲述的培养习惯的方法,并不是全部非做不可。这本书的作用是给那些想做美育,但心中有所顾虑的家长们一颗定心丸。当你存在下面这些疑惑时,比如,“孩子的教育花费尚且需要筹措,为了这些事花钱,是不是太奢侈了?”“我的时间有限,没用的事情就不必做了吧。不过,不做这些事真的可以吗?”……希望看了这本书能给你信心,让你明白:美育能给孩子补充心灵的营养,是很重要的事,应该马上去做。
的确有些培养美感的方法十分耗费金钱和时间,但同时也有一些方法,只需要很少的花费,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习惯就能收到效果。这些习惯就像层层叠放的薄薄的纸张,只要不停重复、日积月累,改变就会显而易见。
据说,十岁之前是为孩子的五感发展打好基础的重要时期。如果在这之前养成这些好习惯,那么有了这样的基础后,孩子的美感就会自主、稳步地发展了。
而且在十几岁时,孩子们有着成年后无法比拟的旺盛的吸收能力,就算在此之前只养成了一个激发感知力的习惯,日后也一定会有成果。
读到这里你可能会想,如果为了提高感知力要24 小时不断地努力努力再努力,这还是让人后背发凉、很有压力。但实际上,这些方法的学习过程都是轻松愉快的。
接下来就向大家介绍我发现的切实可行的“可以提升美感的日常习惯”。
书籍介绍
不管在什么领域,那些杰出的人都是从基础做起。但是建构好基础之后,左右未来发展的也许并不是大量的知识、技术,而是创造力和审美力。本书的作者,日本知名美育教育家山本美芽,通过采访数百位日本教育界和艺术界人士,并总结自己的育儿经验,为父母们提供了培养孩子创造力和审美力的有效途径。
在书中,作者告诉父母们,美感和好品味并不是遥不可及的。生活中的点点滴滴,比如倾听风声雨声、观察花的不同质感、寻找能代表自己心情的颜色,甚至是妈妈的发型服饰都可以塑造孩子的美感,让孩子成为一个有趣的创造者。
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,美育不仅能培养孩子审美力和创造力,更有助于打造孩子健康的心态。本书提供了超多实用的tips,将美育融入日常,丰富孩子生活感知力,让孩子成为一个即成功又美好的人。
书籍真实打分
故事情节:6分
人物塑造:5分
主题深度:5分
文字风格:9分
语言运用:3分
文笔流畅:6分
思想传递:3分
知识深度:5分
知识广度:8分
实用性:6分
章节划分:7分
结构布局:5分
新颖与独特:6分
情感共鸣:3分
引人入胜:5分
现实相关:6分
沉浸感:3分
事实准确性:7分
文化贡献:3分
网站评分
书籍多样性:4分
书籍信息完全性:4分
网站更新速度:3分
使用便利性:3分
书籍清晰度:6分
书籍格式兼容性:5分
是否包含广告:7分
加载速度:6分
安全性:6分
稳定性:3分
搜索功能:3分
下载便捷性:7分
下载点评
- 排版满分(345+)
- 盗版少(101+)
- 中评(166+)
- 经典(136+)
- 无水印(664+)
- 内容完整(495+)
- 体验满分(345+)
- 无缺页(100+)
- 无广告(529+)
- 一般般(436+)
- 好评(321+)
- 中评多(507+)
- 书籍完整(302+)
下载评价
网友 仰***兰:喜欢!很棒!!超级推荐!
网友 冯***丽:卡的不行啊
网友 权***颜:下载地址、格式选择、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
网友 堵***格:OK,还可以
网友 孙***美:加油!支持一下!不错,好用。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
网友 马***偲: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
网友 后***之:强烈推荐!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!
网友 石***致:挺实用的,给个赞!希望越来越好,一直支持。
网友 居***南:请问,能在线转换格式吗?
网友 邱***洋:不错,支持的格式很多
网友 沈***松:挺好的,不错